由于气候变化,贯穿北极区的新航线将不再拥挤。煤、柴油和天然气等货物运送已经使用该航线,但保险成本高企、通行缓慢和严苛的环境法规意味着货物运输选择此路会踯躅难行。 有报道称,一艘船被冰山撞出洞,而大型破冰船也跟不上。 “尽管最近媒体报道‘成功’通行北极区,重大安全和导航问题依然是商业航运的阻碍,”《海运情报》航运高级分析师理查德·赫尔利说,“启用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在该地区跟踪船舶显示,受冰面的影响,所有船只都偏离直线航道,许多地方没有大型破冰船辅助仍不能航行,犹如铅块通过清澈的水域。” 9月份,一艘散货船运载着煤炭从加拿大出发,经由西北航道去芬兰交付货物,运营商说这将节省8万美元的燃料费,缩短一周的运输时间。10月份,世界顶级石油交易商维多石油公司(Vitol)用油轮装载着亚洲柴油机运往欧洲,经由北海航道通过俄罗斯,节省了几十万美元的成本。 快速增长的液化天然气市场使俄罗斯和挪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开启了北极航运处女之旅。赫尔利表示,永盛货轮8月份从中国到欧洲通行北海航道只可能借助世界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通过拉普帖夫海(LepatevSea)。船舶跟踪显示,在整条北海航道上只有4艘大型破冰船可供随时使用。 另外,一艘小型俄罗斯石油成品油船9月在喀拉海被撞破,也离俄罗斯不远。“尽管损毁是最小的,而且也没有造成污染事件,但破洞揭示了紧急救援的脆弱性,”赫尔利说。“总之,当评估海上航道的商业可行性时,所有的固有危险和对潜在的北极圈污染的担忧,在计算时间和单独的成本节约方面占相当大的比例。”但市场对保险公司来说还是初期阶段。“这里的关键障碍仍将是保险,因为对标准商业保险公司来说,仍然是非常冒险的。”总部设在美国的C级海事风险咨询公司的迈克尔·佛罗多向保险公司建议说。“船只没有准备好,保障设施和港口基础设施尚未到位,很多风险还未厘算出来,不能给保险定价。” 另有一些人说,集装箱运货船不大可能有商业潜力。在未来几十年里,运输部分日用消费品作为贸易流通向中国以外其他地区发展,包括非洲和南美洲。“从完全以中国为中心的出口模式进一步发展为全球贸易,令短途‘极地’航线更多地失去了吸引力。”Alphaliner航运咨询公司咨询师扬·泰德曼如是说。 “即使更长,但南方路线仍有优势,可以同时服务于众多市场。如中东市场经由马六甲海峡转运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由阿拉伯半岛转运到东非;地中海和黑海的循环航线。” 直到近几年严酷的天气条件,可能降至零下40至50摄氏度,主要限制了服务于加拿大、挪威和俄罗斯的小型货船和破冰船的北极航运。 根据法国船级社的说法,2012年有40条北极航线贸易航程,所有的船舶种类包括油轮,约有100万吨货物运输量。相比之下,苏伊士运河有7亿吨通货量。挪威船级社的克努特·艾斯彭·索伯格说,北极航运最适合干散货船运输煤炭,因为潜在的环境损失较少。“石油和集装箱泄漏比煤炭运输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更大,因此对他们的运输可能严格限制,”前北极水手索伯格说。
公司八大服务内容:
一,全国各地沿海、沿长江各口岸地区外贸进出口整箱、拼箱散货(散货:集装箱散货)、国际海运、海陆、海空联运业务。
二,全国范围内各口岸集装箱国内海运运输、内贸水运、江海联运、海铁联运;各主要经济区门到门多式联运、一站式物流货运。
三,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福建、山东乃至全国面向中亚五国、俄罗斯、蒙古等国的国际铁路联运、海铁联运,整箱、特种箱、车皮业务。
四,金陵公司与国际国内龙头船公司、铁路巨头捆绑合作,共同在全国推出VIP大客户智慧物流服务,进行低成本低运价营销;
五,以上海港为核心的全国主要港口地区至欧、美、澳的门到门(DDP、DDU 、EXWORKS)进出口全程物流代理,让外商的物流外包给中方,增强我国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专业的保险顾问和价格优惠的保险代理服务(我们是中国保监会定点保险代理企业)。
七,以电子商务、IT科技等为核心的全国首家“低碳外运”、“管家式”一揽子综合第三方物流设计方案设计、全地域全天候电脑/手机双操作系统电子商务云网络服务体系和分支预案式的精细化服务;
八,创新物流服务模式:1、金陵公司与新丝绸之路的铁路巨头捆绑合作,共同推出连结欧洲中亚的汉堡华沙阿拉木图莫斯科的每周快速班列,13-15天就能到达主要城市并在3天内把货物分拨到整个欧洲中亚及俄罗斯西部,并开辟拼箱和20尺单箱的铁路业务。2、长三角及全国各地至全日本基本港/偏港航线门-门3-4天进出口快速送货准空运速度从此告别偏港速度慢、费用高模式,比空运节省成本3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