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挂牌货代公司金陵国际货运代理logo
      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动态 >> 物流动态 >> 内容阅读

北极航线权益争夺转炽热

  发布日期:10年05月07日  |  来源:大公报  |  点击数:

  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成为各国争夺的“新战场”。北极已经从“科考时代”迈入“权益纷争时代”,而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成为北极问题的焦点。日前,大连海事大学航运发展研究院北极海事研究中心专家李振福呼吁:中国应全面系统开展对北极问题研究,及早介入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

  据国际航运界计算,船舶从北纬30度以北的任何港口出发,使用北极航道要比绕行南部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节省至少40%的航程;从中国来看,这两条航道将使上海到欧洲(鹿特丹)、上海到北美洲东岸(纽约)的海运里程缩短约3000海里。

  战略价值凸现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和渔业资源。据科学家保守估计,北极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在1000亿至2000亿桶之间,天然气在50万亿至80万亿立方米之间。在全球油气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被称为“第二个中东”的北极价值日益显现。

  北极航线连接世界上最具战略意义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北极航道一旦开通并投入商业运行,必将形成新的世界经济走廊。

  近年来,北极航线已引起多个国家的高度关注,各国对北极的争夺越来越激烈,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已经采取各种方式,在北极地区圈占势力范围,进行资源开发和国际战略通道权益争夺的准备;但中国在北极问题研究上仍然滞后。如果错过北极地缘政治问题研究时机,届时必然被排斥在北极决策事务之外,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

  中国拟争取话语权

  针对北极航线问题,李振福呼吁中国在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采取“争取战略”。李振福表示,要抓住北极航线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国际协调机制原则这一时机,及早充分介入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使即将形成的国际机制有利于中国在北极航线问题上利益的获取;在北极国际法制定上、科学考察上、资源和航线的归属权上尽量发出自己的声音,增强自己的话语权。

  除了在国家层面上扫除中国企业开发北极航线的障碍外,政府还应在应对航道的卫星监控及天气预报上,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李振福还建议相关部门尽早完善对极地海冰情况的监控;此外,还需研发建造抗冰船舶、发展第四方物流企业。企业可在国家战略框架下,积极开拓北极航运市场,借助距离北极航线较近的优势,增加仓储、流通加工等业务活动,致使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化,实现价值链的延伸。

上一篇:宁波海运包运租船合同运价上调9%
下一篇:上海至汉堡行经北极线 可缩短航程6000公里
78347834

操作中心:江苏常州广化街20号丰臣海悦广场(Sealand Plaza)1008 座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6-246-768 , 0519-86699708/86699728/86699738
客服QQ:4006246768   Email:4006246768@163.com , market@jltrans.com.cn
Copyright 2001 - 2014 © 常州金陵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列号:苏ICP备10015315号 苏公网安备 32040402000014号
技术支持:CalmLab